乳腺癌是全球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逐年上升。据资料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约250万人诊断为乳腺癌,则有50万人死于乳腺癌,我国每年约有3万多人死于乳腺癌。近10年来,在我国京、津、沪等大城市乳腺癌的发病率也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虽然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但死亡率近几年来在美国已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肿瘤早期发现及综合治疗方法的改进。
乳腺癌尽管有证据显示一些化学预防药物,如三苯氧胺和芳香化酶抑制剂等药物可以降低高位人群乳腺癌的发病率,但至今仍没有一种能有效控制乳腺癌发生的一级预防的措施。所以,当前及将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争取早期诊断,仍是乳腺癌防治的一项基本策略。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定期钼靶摄片普查,使早期乳腺癌检测率大有提高。其中临床上无法扪及的肿块及导管癌占治疗病例中15%-18%,使生存率明显提高,40-49岁的患者死亡率下降20%,50-69岁患者死亡率可下降20%-40%,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乳腺癌列为普查有效的人类肿瘤之一。
早期诊断的基本措施很多,我们分3个方面介绍:
一、 仪器检查(①近红外线 ②B超 ③钼靶X片)
①近红外线是90年代普及的一种乳腺光透射扫描仪器。对患者身体无伤害、无痛苦。利用红外线对血红蛋白的敏感度透过乳房的强度不同所显示的不同阴影以观察乳房肿块来反映乳腺肿物的轮廓和血管走行,对乳腺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在不同的病种间缺乏特征性。如增生、纤维瘤、早期癌,其图像有相似之处,给明确诊断造成一定困难。
②B超: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对病变图象的分辨率和清晰度明显改善,对乳腺肿物的滋养血管(动脉血供)有良好的反映,对良性乳腺增生和纤维瘤的诊断与钼靶相近,灵敏度、准确度高于红外线,对急性病变和导管瘤、导管内瘤的检出率高于钼靶。
③乳腺X线钼靶照相,对早期阶段乳腺诊断特意度最高,可达到96.2%,因此钼靶检查可明显降低40岁以上妇女乳腺癌的死亡率,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证实有效的乳腺普查措施。研究发现50岁以上女性钼靶检查平均可以比对照组提早3年以上发现乳腺癌,40-49岁女性可提高1.7年。但受年龄因素影响,提示年轻致密型乳房(腺体结缔组织为主)影响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40岁前妇女最好用B超。另外钼靶X线存在射线损害,不易频繁检查。
二、临床体检:机器不能替代人,仪器也会漏诊。临床体检单独检查出各类型乳癌,所以不能仅以“肿块”作为诊断的体证,局部腺体增厚,乳头溢脓和乳头糜烂等表现,也会是乳腺癌的存在。诸如乳头轻度回缩,乳房皮肤轻度凹陷,以及乳晕轻度水肿等,均是很有价值的临床表现,临床体检是望、问、触相对方便,定期体检、专业人员的检查是必须重视的。
三、自我检查:乳房自我检查是女性自愿的,有意识的进行自我保健的内容之一,优点是经济、便捷,不受时间限制,对人体无损伤,但需要乳腺生理病理知识的学习和科普教育,以及乳腺癌的临床表现。经常关注自己乳腺是否有肿块、腋下是否有淋巴结肿、乳头是否有溢液、什么样溢液等,基本常识的早期宣教,对早期发现病变也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