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挂号
门诊安排
就诊须知
综合查询
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医讯 -> 技术前沿 -> 正文

最新医讯

瞬目反射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
2008-12-16 分享

肌电图室新开展的瞬目反射(BR)检查:瞬目反射临床应用因为其检查的无创性,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三叉神经、面神经和脑干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特别是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BR还可应用于检查中耳手术病例,术前面神经是否存在潜在性病变,以及手术过程中是否有面神经损伤。

瞬目反射的临床应用:

1、三叉神经病变(传入型障碍) 刺激病变侧,同侧记录的R1和R2及对侧记录的R2潜伏期均延长,而病变侧刺激是正常的。

2、面神经病变(传出型障碍) 刺激病变侧,同侧记录的R1和R2异常,而对侧记录的R2潜伏期正常;非病变侧刺激,同侧记录的R1和R2正常,对侧记录的R2异常。

3、脑干病变 取决于病变部位和性质。40%-66%多发性硬化病人可伴有R1潜 伏期延长或消失;Waiienberg综合征刺激患侧可伴双侧R2异常。

现在人们已经非常重视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从发病到恢复期间的通过面神经测定、瞬目反射检查,对疾病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在神经受损后4-5天测定中,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下降少于50%,在肌电图测定中有较多的运动单位电位的预后良好;发病后2-3天内瞬目反射可以反应正常,但随病变加重,反应也逐渐消失,此期内的检查结果不能判断预后。发病10天以内,如出现R1,表明预后良好。第2-3周以上R1、R2还没有恢复的病例,提示预后不良。但第3-4周R2再出现的病例中,完全恢复的较多,瞬目反射消失后又恢复时,多数是R1比R2先恢复,或者R1和R2同时再出现。但二者的振幅变小,潜伏期延长,因为麻痹的恢复经过同瞬目反射潜伏期的恢复是同步的,因此R1潜伏期延长是重要的指标。通常情况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即使预后良好者,R1潜伏期的延长也要持续4周至3-4月才能恢复正常,这种以潜伏期延长为主,而且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的现象,正好说明其脱髓鞘的病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