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真的撑不下去了……”确诊恶性肿瘤已是不幸,而随之爆发的重度抑郁,更让桂女士的求生意志濒临崩溃。在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肿瘤内科,一场关乎生命与心灵的“双线战役”悄然打响。面对一个几乎放弃沟通的患者,医护团队如何同时打赢身体与心理的两场硬仗?

病情远比想象的更为棘手,桂女士去年被确诊为“双侧腹股沟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癌细胞已从原发灶扩散至全身核心淋巴区域,这个位置结构复杂,血管神经密布,手术切除风险极高、创伤巨大。而肿瘤的双侧性,也意味着病情进展迅速,控制难度极大。雪上加霜的是,桂女士因此陷入了重度抑郁,她拒绝沟通、害怕治疗,强烈的负面情绪和求生意志的消沉,成了治疗路上另一只凶险的“拦路虎”,让任何治疗方案都可能事倍功半。
面对这场硬仗,肿瘤内科刘娟妮主任团队面临着双重难题,用什么技术对抗如此复杂位置的肿瘤?又用什么方法叩开患者紧闭的心门?在充分了解病情后,一场“身心同治”的救治悄然展开。
在医疗层面,刘娟妮主任组织团队多次进行讨论,为桂女士量身定制了高精准度的靶向治疗方案。这不是传统的“地毯式轰炸”,而是利用靶向药物,像“精确制导导弹”一样,专门攻击癌细胞的特定靶点。这种疗法能最大限度地在抑制肿瘤的同时,保护腹股沟区域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功能,将治疗损伤降至最低,为无法耐受大创伤手术的桂女士赢得了宝贵的机会。

护理团队则开启了一场温暖的“心灵守望”。蒋红娟护士长带领团队为桂女士建立了一本“星河摆渡记”,每天记录她的饮食状况、用药反应与情绪变化。从一句“今天想吃点什么”的日常关怀,到及时反馈“今天指标好多了”的治疗进展,细微处的温暖不断累积。护士长还常常与她谈心,分享同病区康复患者的真实经历,一点点唤起了桂女士心底的希望。

半年多的“双线作战”终于迎来了曙光。桂女士的肿瘤得到有效控制,身体指标稳步好转。更令人欣慰的是,她从自我封闭中走出,变得积极乐观,甚至成了病房里的“正能量”使者,鼓励着其他病友。出院那天,她紧紧握住护士长的双手,反复说着“谢谢你们,是你们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们既救了我的命,更救了我的心!”


这场救治,不仅是医疗技术的成功,更是“有温度的医疗”的生动诠释。我院将继续秉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办院宗旨,在攻克技术难题的同时,更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让更多在双重阴霾下挣扎的生命,重燃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