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挂号
门诊安排
就诊须知
综合查询

患精神分裂症15年后,她终于“找回了自己”!

梁女士今年56岁,患精神分裂症长达15年,多年来,她一直在与精神疾病作斗争,但始终未能摆脱困扰。近日,她的生活终于出现了转机……

2009年,梁女士的家人无意中发现她经常无缘由地情绪不稳定,从最开始的自言自语、对空嬉笑怒骂,到打骂家人,甚至自戕自伤,言行越来越怪异,这种异常的精神状态让梁女士及家人痛苦不堪。15年来,家人带着梁女士四处求医问诊,均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药物、心理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轮番上场,但都收效甚微,病情时好时坏,反反复复。

今年6月初,梁女士的症状前所未有的加重,经常“目瞪口呆”、涕泪横流而不自知,躯体僵直、行走坐卧如泥塑木雕,甚至对冷暖无感、饥渴无知,生活已全然不能自理。偶然的一次机会,梁女士的家人在自家小区楼下,参与了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精神心理科的社区义诊。言谈中,梁女士的家人触动颇深,将精神心理科精准分型、科学诊疗各种精神疾病的能力视作最后的救命稻草,遂决意前往就诊。

入院后,精神心理科杨岳医生对梁女士的病情进行了全面评估,在张帆主任的指导下,为梁女士制定了精细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18天的治疗过程与15年的病程相比,可谓短暂,但梁女士的家人却惊讶地发现,她虽仍有迟钝缓慢、肌体僵直等亚木僵状态,但病情却在慢慢好转。

针对梁女士的病情变化,张帆主任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多次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对病历重新进行梳理、研究,最终修正诊断为“反应性精神病”,并对应调整了治疗方案。再经过一个月的对症治疗,梁女士亚木僵状态明显改善,情绪稳定且有了自然的变化,与人交谈时,再度展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

“生病15年,从没想过自己还能好起来,精神心理科医术精湛、护理暖心,真心感谢你们!”出院之际,梁女士手携锦旗、面带微笑,用清晰完整的语句,表达出了内心的谢意。

医术精湛,护理暖心是对精神心理科每位医护人员的生动描写。精神心理科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团结协作,不断前行,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守护好广大患者朋友的健康和幸福。

延伸阅读:

什么是木僵状态?

木僵状态是指在没有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言语、动作和行为的抑制。这种状态在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全身肌肉紧张,随意运动几乎完全消失,患者呆坐、呆立或卧床不动,面无表情,不吃不喝,对体内外刺激没有反应,口涎外溢,不自动解大小便。木僵状态可能由各种不同的心理疾病导致,如紧张型精神分裂症、严重抑郁症、反应性精神病和脑器质性精神病等。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抑郁症的早期干预和治疗非常重要,因为木僵状态可能会由严重的抑郁症引发。抑郁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大量研究证实,单独心理治疗或单独药物治疗,都不如同时使用两者的治疗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