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术前左髋强直
|
近日,我院骨三科成功开展双动髋臼全髋置换术治疗青年髋关节强直。该技术避免了传统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屈曲不能超过90度,术后允许髋关节进行正常范围的活动。
据骨三科主任许立新介绍,患者,陈某,男,26岁,因强直性脊柱炎导致左髋骨性强直8年,患肢不能活动,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痛苦,患者曾在多次求治,均效果不佳。入院后,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选用了双动髋臼全髋置换术为这名年轻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许主任谈到,对于青壮年晚期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强直等髋部疾患,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十分渴望得到良好有效的治疗,目前只有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才能缓减疼痛、恢复关节活动功能。目前国内外全髋置换的方法较多,器械更新较快,让医患人员难以选择。如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无柄髋关节置换术、骨水泥固定全髋关节置换术、生物固定全髋关节置换术等。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在欧洲开展较早,采用大直径股骨头设计,术后活动范围大,关节稳定性好,但远期疗效差,适合病例少,临床应用也少。
许主任认为,无柄髋关节置换术为小直径股骨头设计,术后髋关节屈曲活动不能超过90度。术中要对股骨颈进行打磨成柱形,采用罩杯固定在股骨颈上,易发生股骨颈缺血、疲劳骨折,远期疗效差,因设计的缺陷,国内各大医院尚未引进该技术。骨水泥固定全髋关节置换术适应老年病人,术后恢复快,但仍为小直径
左双动髋臼全髋置换术后
|
股骨头设计,术后稳定性差,二次翻修困难,不适合年轻病人。对于青壮年等髋部疾患需行人工全髋置换的病人首选生物性固定,但传统全髋假体均为小直径股骨头设计,即使手术操作完美,术后对髋关节活动也要进行限制,预防假体脱位。
双动髋臼全髋假体设计解决了这一难题,大头设计,术后允许进行正常的活动,保证术后0脱位,双动髋臼,减少了局部磨损,被誉为最耐用的全髋关节。该技术在欧洲已得到广泛应用,核工业215医院引进该技术为全髋置换的病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效果更好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