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17:00,我院神经内一科病房,医疗工作如往常一样紧张而有序地进行中,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自门口传来,急诊科的工作人员快速推着一辆担架车到达了神经内一科病房,车上躺着一位衣着单薄的中年男性患者,得知患者饮酒后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语言不清,被房东发现后呼叫我院救护车接回。
急诊行头颅CT示:脑出血。测体温:36℃,脉搏:98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66/109mmHg,意识模糊,右侧肢体完全不能活动,烦躁不安,言语含糊不清,患者病情危重,但却没有家属陪同,身无分文,怎么办?是开展积极的救治,还是等待病人家属的到来?在这个时候,时间就是生命,危急时刻,神经内一科科主任王涛没有丝毫怠慢,迅速组织医生、护士救治,并向医院总值班汇报情况,同时开通“绿色通道”,快速为病人进行心电监护、输液等抢救措施。主任积极组织抢救治疗工作,护士长安排护士专人陪护。治疗护理工作有序进行。
待病人病情稳定后,经医院和科主任联系,寻找家属,没有任何结果。对一个没有任何陪护、意识障碍、肢体瘫痪、个人卫生差、痛苦呻吟的患者,医护人员没有犹豫,护士长积极安排护理人员,为患者耐心修剪指(趾)甲,护士小张打来开水,并用自己的毛巾为病人擦洗身体,为患者理发、刮胡子,买来卫生纸等各种生活用品,为这位“三无”患者做了彻底的卫生处理,使其全身干净舒适。护士们不仅要做好治疗和护理操作,还有要做好基础护理、饮食和生活护理。
为了护理好这位“三无”患者,护士的工作更加艰辛,护理过程则更加繁琐。白天护士人手多,大家相互协助,护理工作的展开比较顺利,到了晚上仅有值班医护人员的时候,就忙不过来了,一方面要照顾好“三无”患者,另一方面还要巡视病房,监测其余患者病情,为其他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操作。医护人员,尤其是护士通宵达旦地忙个不停,经常当护士忙完一段的时候,“三无”患者不是大便泄泻,就是小便横溢,值班护士又得帮他擦洗身体、更换床单,直到患者安然入睡。
经过全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这位“三无”患者已经脱离生命危险,病情趋于稳定,能自己吞咽,神志清楚,医护人员也衷心希望他的家人尽快接他出院回家与之团聚。看着“三无”患者一天天好起来,神经内一科的医护人员无不感到欣慰。
人间有爱,大爱无疆。在该患者住院以来分文未交、无任何亲属及单位认亲的情况下,医院和神经内一科全体医护人员的人文救治,人性的光辉淋漓尽致的闪耀,在这严寒的冬日温暖着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