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神经外科为一天幕脑膜瘤患者,在全麻下利用显微镜成功实施了肿瘤全切术,患者术后一般情况良好,目前正在康复之中。
据主治医师介绍,患者女性,54岁,以“进行性视力下降半年伴头痛10天”之主诉入院。患者半年前开始出现视物模糊,进行性视力下降,自认为远视眼。入院前10天视物模糊加重伴一过性失明、头痛,入院后行颅脑MRI检查显示:右小脑幕上脑膜瘤 ,梗阻性脑积水。查体:神志清,双眼视力粗测正常,右侧同向偏盲,余神经系统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右小脑幕脑膜瘤,梗阻性脑积水。
神经外科主任肖三潮指出,该部位手术存在几个技术难点需要克服:一是手术入路的选择,天幕脑膜瘤有多种手术入路:经单侧枕下入路、经颞枕或枕部入路、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经枕下正中入路、经幕上下联合入路、天幕游离缘脑膜瘤中经枕天幕入路、经扩大翼点入路、经幕下小脑上入路。需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仔细研读,确切部位、大小、质地、周围解剖结构等。二是术中脑压的控制,该患者合并脑积水,脑组织肿胀明显,使手术难度加大,术中科学合理的降低颅内压可给手术提供最佳的显露。三是脑组织的牵拉医源性损伤需降至最低,否则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失语、失认、失写、癫痫、脑内血肿脑肿胀等,甚至有生命危险。四是静脉的保护,手术由浅入深可见到颅内非常重要的引流静脉:下吻合静脉、直窦、大脑大静脉,任何一支静脉损伤即可导致致命性的后果。同时肿瘤邻近小脑幕切迹,累及脑干、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滑车神经等重要结构。手术难度大,风险高,稍有不慎将会出现严重后果,甚至有生命危险。结合病人实际,组织全科讨论统一方案,拟行经颞枕入路,先行侧脑室外引流术以便术中控制颅内压,应用自动牵开器消除手的不稳定性,显微镜下严格按肿瘤的蛛网膜界面分离,并注意引流静脉的保护。
于5月4日,由肖主任主刀,麻醉科的全麻配合下,在显微镜下细心观察解剖,谨慎分析,运用娴熟精细的手术技巧,成功分块切除,增大了手术空间,历时6小时余,肿瘤成功切除。术后患者清醒,未出现上述并发症,目前正在康复中。
天幕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的2%~5%,属颅底和脑深部肿瘤,常与重要的神经组织、脑神经和血管关系密切,长期以来一直是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技术难题,许多神经外科医生对此望而却步。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和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我院神经外科在肖主任带领下,不断向神经外科手术极限挑战,攻克了一个个难关。此次手术患者的肿瘤部位在天幕脑膜瘤中属较为复杂的一型,该项手术的成功实施,填补了我院神经外科在该区域未曾实施手术的空白,为此类患者带来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