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8岁的患者刘彩侠(化名)出院后两月来我院心血管内二科复查,激动的握着科主任雷兆军的手说:“雷主任,我现在可以自己上街赶集、串门走亲戚,体重也增加了十多斤,感谢你们,治好了困扰我7年之久的心脏病,现在感觉自己好像都年轻了许多厖”
据悉,患者刘彩霞,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时气短,无胸痛、胸闷不适,后活动耐力明显下降伴全身水肿,在外院被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治疗1月后好转出院并长期服药。7年来,辗转多家医院治疗,均以药物治疗,病情反复,患者失去劳动能力,平地活动稍快即感气短。病魔的折磨,刘彩霞的体重下降到只有40公斤。入院前病情再度加重,出现上腹胀伴食纳差、腹泻、双脚浮肿,一般行走即感气短、胸闷,在外院治疗无好转。患者慕名来我院并入住心血管内二科。入院后,雷兆军主任看过病人后,嘱给予相关检查,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结合外院心脏彩超示:左房、左室大;二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LVEF30%。诊断为: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功能Ⅳ级,心律失常。确诊后,科室组织多次讨论及相关会诊后,征得家属同意,雷主任决定为患者实施CRT-D三腔起搏器植入术。
手术在介入科局麻下实施,经过2个多小时,手术顺利结束。植入三腔起搏器(CRT-D),即是在右心房、右心室及左心室冠状静脉放置电极,遵照一定的房室间期和室间间期顺序发放刺激,实现正常的心房、心室电激动传导,恢复房室、左右室间运动的同步性,从而改善心脏不协调运动,进而改善心功能。
据雷兆军主任医师介绍:三腔起搏器 (CRT)全称心室再同步化治疗, 是除了药物治疗心衰以外,一种明显改善晚期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方法。实施手术过程中无需开胸,仅在左侧锁骨下皮肤切一个小切口,经血管植入心脏三根电极,使左右心室收缩同步,使束支传导阻滞改善或者消失,可明显改善心功能,纠正心衰,挽救患者生命,是目前治疗严重心力衰竭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新技术,也是起搏器植入的最高端技术,手术风险及难度较大,要求术者具备坚实的冠脉介入技术和心电生理专业知识。这次手术的成功体现了我们二一五医院心血管介入治疗的综合实力,同时也改善了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