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嘟、滴嘟…… 2018年4月11日凌晨1点钟,救护车的鸣笛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急诊接来一位77岁女性,患者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且进行性加重,血压80/42mmHg,左下肢肿胀明显,急诊科值班医师朱国优接诊后立即给予补液、吸氧、心电监护等对症处理,同时积极完善相关检查,请重症医学科、呼吸科、骨科等相关科室急会诊。
患者因10天前摔伤致“左侧髌骨脱位、左侧肋骨骨折、骨盆骨折”,在当地医院给予对症处理,卧床制动,完善动脉血气分析提示严重低氧血症、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提示左侧股深静脉远端、腘静脉、小腿后区肌间静脉内血栓形成,考虑患者为急性肺栓塞,因病情极其危重,随收入重症医学科进一步诊治,杨改宁主治医师请示李鹤云主任后,给予对症处理,呼吸机辅助通气,补液、纠酸、升压、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积极联系影像科,张华文主任安排周欣医师、王磊技师立即加班为患者进行CTPA检查,结果提示双侧肺动脉干及其分支多发栓塞,病情就是命令,张峰主任接到电话后立即从家中火速赶来,结合CTPA结果考虑肺栓塞诊断明确,需要介入手术治疗;积极与家属沟通,联系麻醉科梁国庆值班医师,评估麻醉风险后于凌晨4点钟在介入科行“左下肢静脉、下腔静脉、肺动脉造影术、溶栓术、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6点钟患者返回重症医学科。
清晨,整个城市已经被充满生命力的朝霞唤醒,人们从睡梦中醒来,开始了忙碌的一天,这位昨夜还命悬一线的患者,目前生命体征基本平稳,而昨晚为之忙碌了一夜的医务工作者,大部分是不能下班的,等待他们的是又是紧张忙碌的一天……
8点多钟,张峰主任拖着疲惫的身躯来查房,再次详细交待术后注意事项及抗凝、溶栓药物的使用,目前患者清醒,已脱机拔管,李鹤云主任带领科室医护人员查房,指导后续治疗。
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需要多学科协作,这个患者的成功抢救,得益于急诊科、影像科、介入科、手麻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密切协作,彰显了二一五医院多学科联合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也体现了医务人员的无私、大爱,真心地为他们点赞,在今后的工作中,二一五医院重症医学科和各兄弟科室将继续携手并进、团结协作,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不断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全市人民健康保驾护航。